強化風險分析研判 保障群眾食品安全
強化風險分析研判 保障群眾食品安全
2023年,四川國檢公司堅持以抽檢工作為導向,聚焦食品安全風險突出問題,多舉措強化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研判,持續(xù)提高抽檢數據質量,不斷提升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。
專研數據潛能,支撐治理決策。以大數據分析為抓手,采取“專人專崗”進行數據收集、傳遞、統計、審核,針對瀘州產業(yè)結構和消費特點,充分利用國抽平臺數據、國家及省級風險研判報告,構建重點行業(yè)、品種、環(huán)節(jié)、業(yè)態(tài)、時段、區(qū)域、指標等食品安全風險清單和數據模型,開展實時輿情分析、多維度數據分析,提高抽檢問題發(fā)現率,研判出食用農產品農藥、獸藥殘留超標,蔬菜制品和香辛料的二氧化硫殘留超標,食糖中螨超標,食品添加劑超標等食品安全風險突出問題,為研判食品安全潛在風險隱患提供靶向支撐。
深挖問題根源,指導技術服務。組建了由12名副高以上職稱、從事食品檢驗10年以上的“專業(yè)技術團隊”,采用“數據分析+倒查資料+實地調研+回頭看”方式,免費技術服務建材、食品、化工、酒類等生產企業(yè)33家,制定服務方案22份,為企業(yè)提出建議和意見89條,收集《客戶信息反饋表》157份,后續(xù)形成詳細的技術服務報告20份,培訓企業(yè)檢驗員及企業(yè)代表260余人次。從食品原材料、生產工藝、環(huán)境條件、儲存、運輸、保質期、進出貨臺賬等方面開展全鏈條問題排查分析,排查出生產企業(yè)主要存在環(huán)境污染、生產和儲存過程污染、保存方式不當、生產過程管控不到位等8個方面風險隱患因素,為治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。
凸顯舉措實效,守護食品安全。依托“技術指導、現場考評、月度抽查、監(jiān)督整改”等手段,提出加大當季食品抽檢力度、加強有效隔離、增加樣品標簽核實環(huán)節(jié)、關注食品抽樣代表性等6條建議意見。結合常態(tài)化的數據統計分析和每季度的分析研判會,覆蓋糧食加工品、酒類、茶葉、食用農產品、蔬菜制品、餐飲食品、保健食品等33個大類,生產、流通、餐飲3個環(huán)節(jié),以及學校周邊、農村市場、景點、網絡銷售等多種業(yè)態(tài),形成專項的質量分析和研判報告9份,準確把握食品安全狀況,研判風險隱患,提供科學決策參考,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